第九屆家庭學術研究發布論壇2024圓桌會議
在家長教育場景中重尋爸爸的蹤影: 策略與出路
暨 香港樹仁大學「不同家庭成員眼中的父親角色」研究結果匯報
2024年2月26日下午圓滿舉行
由「維護家庭基金」與「香港樹仁大學商業、經濟及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共同建立已經九年,以及由六間機構合辦的家庭學術研究發布論壇2024圓桌會議,已於2024年2月26日(一) 下午順利舉行。當天邀請的二十多位專家嘉賓踴躍赴會,並在會上積極發言,互相啟發,在家長教育的場景之中,大家集思廣益,分享重尋爸爸的蹤影的策略與出路。
香港樹仁大學研究: 受訪爸爸「不太清楚自己可以為孩子做甚麼」
會議由維護家庭基金總幹事溫南聲先生作歡迎,並邀請在場嘉賓輪流表達一個貼切的用詞去表達爸爸這個身份,作為暖場的小活動。各嘉賓的答案極有創意,亦發人心省。活動後,由李樹甘博士 (香港樹仁大學商業、經濟及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再次歡迎各位,以及簡報研究結果。結果簡報印在當天場刊之中。
其中一個結果,便是被問及父親參與教養所受的三項限制。四個不同角色(父親、母親、 子女及專業人士)在44個列項中,不約而同地剔選了「工作繁忙,沒有時間」和「不太清楚自己可以為孩子做甚麼」為兩大主要因素。除此之外,父親和母親均認為「侍產假不足夠」是要素之一,子女則認為「和太太的夫婦溝通並不理想」是要素之一。至於專業人士則認為「不懂如何教養孩子」是重要影響因素。
來賓積極發言 合作重尋爸爸的蹤影
在李博士介紹完結研究結果之後,另一位籌委會成員、香港明愛家庭服務高級督導主任余紀讓先生成為了是次會議環節的主持人,並引領各位參與的來賓積極發言。維護家庭基金一直深信,搭建跨界別知識平台是重要的長遠發展策略,非常值得。而且家庭價值和兒童福祉是跨界別議題,涉及教育、社福、醫學、宗教,值得長遠在學術和實踐兩方面下功夫,以協助不同群體支援家庭。感恩今年已經是第九屆和香港樹仁大學商業、經濟及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一起推動這個研究平台。在二月底二十多位出席的專家好友中,不乏醫生、校長、社福總幹事、辦學團體領袖、學者、專業社工等,一起討論如何在未來家長教育的場景中,重尋更多爸爸的踪影。
李樹甘: 社會應該採取一系列措施,提供資源、政策和培訓支援每位父親
帶領今次研究的香港樹仁大學商業、經濟及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李樹甘博士表示: 父職內涵的定義和演變一直是家庭研究領域的重要議題。 隨著多元性別意識的抬頭以及家庭結構發生變革,現代父親除了負擔家計,更被期望積極參與家庭生活,與伴侶分擔教養子女之責。是項研究希望透過綜合不同家庭成員的視角和觀點,掌握現今世代對「父親」角色的定位和期許,以助制定全面適切的政策和支援措施,促進更平等、更和諧的家庭關係。
研究的結果顯示,現在的父親對父職的認知和實踐程度都有所提高。然而在個人因素和外在環境的壓力下,仍有不少有障礙有待跨越。其中,過去三年的疫情為家庭生活和關係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這或許對家長尤其父親教養能力的表現和信心產生負面的影響,令父親參與教養整體評分下降。除此之外,拘於工作時間過長和教養知識不足,父親在與子女建立親密關係上仍受到一定程度的掣肘,子女普遍對父親關懷與陪伴能力並不抱有太大的期望。
面對這些挑戰,社會應該採取一系列措施,提供資源、政策和培訓支援每位父親。不同的培訓課程能提高父親的教養知識和技巧。靈活的工作政策,例如侍產假、彈性工時和遠程工作選項,亦可使父親更容易平衡工作和家庭責任。這些舉措將有助於鞏固家庭關係,從而建立更幸福的公民社會。
溫南聲: 今天的爸爸角色實踐和夫婦之間的親職協作,都仍面對期望與失望之間的張力
維護家庭基金總幹事 溫南聲先生 回應亦表示: 喜見今次研究再次帶動關心家庭價值的各界友好聚首一堂,共塑香港爸爸未來的新使命。從研究結果看見今天的爸爸角色實踐和夫婦之間的親職協作,都仍面對期望與失望之間的張力。而爸爸面對的挑戰有些是來自家庭本身,另外有些是來自社會。 無論如何,我們今天有責任跨界別共同建構更有利孩子成長的爸爸新角色,為下一代孩子福祉努力。
大致上各嘉賓發言時,都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議去吸引更多爸爸參與家長教育、參與孩子的成長機會。在此,溫先生呼籲各位僱主在職場工作的條件和安排上,能讓父親們同樣有機會在日間參與孩子學校的活動,親眼見證孩子在各種能力上的發揮及表現的機會。 而學校及社福機構能提供多類型的家庭活動選擇和設計,讓父親們感到被接納,同樣能在孩子和家人面前一展所長,顯示父親與孩子相處時獨特的一面。 同時,服務男士的團體能協助父親們更了解自己及伴侶在婚姻相處上的挑戰,明白經營婚姻有助做好丈夫的角色。我們又期望大學學者能開展更多建立父親和子女關係的研究和服務計劃,透過加強父親對孩子產生的正面影響,以及早預防整體青少年人口在成長階段可能產生的各種社會和家庭問題。
最後,溫先生呼籲政府當局及立法機關,能推行更多有利父親履行家庭責任的法案和政策,並能對青年人提供更理想的生活條件,創造更適合兒童成長的環境,讓有意承擔父職的青年能選擇建立幸福家庭。
再次感謝以下各界別的專家好友答應出席今次的圓桌會議
獲邀出席嘉賓名單 (排名不分先後):
1.譚金蓮女士 - 港九勞工社團聯會副主席
2.陳少華先生 - 香港樹仁大學校友會會長
3.李卓燊先生 - 港九勞工社團聯會會務總監
4.崔永豪醫生 - 精神科醫生
5.李建文校長 - 伍少梅中學校長
6.曾潔雯博士 -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譽副教授
7.鍾凌慧女士 - 香港明愛家庭服務 副服務總主任
8.鍾斯曉先生 - 明愛賽馬會思達計劃 項目主任
9.Mr Michael Choi - 油尖旺家長教師會聯會創會主席
10.趙崔婉芬女士 - 香港公教婚姻輔導會總幹事
11.陳月華女士 - 香港家庭福利會服務總監
12.余振達博士 - 香港神託會行政總裁
13.譚鴻昌博士 - Dads Network 總幹事
14.郭偉強先生 - 維護家庭基金好爸爸中心義務顧問
15.馬文輝先生 - 香港保護兒童會服務總監
16.方奕展先生 - 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主席
17.吳浩然校長 - 顯理中學校長
18.李少鋒先生 -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融合與特殊教育研究發展中心研究院士
19.李灝濂先生 - 香港有品運動發展總監
20.陳恩楟校長 - 奧柏學校校長
21.劉國威先生 - 自閉兒生命建立發展社創辦人
22.杜慧妍女士 - 小小生命總幹事
23.翁植雄先生 - 協康會同心家長會義務幹事(馬鞍山代表)
24.黃和平先生 -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政策研究及倡議總主任
25.盧啟聰先生 -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助理講師(專業督導)及博士候選人
出席籌委名單 (排名不分先後):
李樹甘博士 - 香港樹仁大學商業、經濟及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曾俊基博士 - 高級項目主任及研究員
溫南聲先生 - 維護家庭基金總幹事
黃格平先生 - 維護家庭基金父職事工發展經理
余紀讓先生 - 香港明愛家庭服務高級督導主任
盧松標先生 - 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社會服務總協調主任
駱慧芳女士 - 香港家庭福利會高級經理
陳天維先生 - 香港公教婚姻輔導會恩悅綜合家庭服務中心主任
竺永洪先生 -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助理總幹事
李蘇珊女士 - 和富社會企業社區聯絡經理
圓桌會議 合辦機構 (排名不分先後)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
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
香港明愛家庭服務
和富社會企業
香港公教婚姻輔導會
香港家庭福利會
香港樹仁大學研究: 受訪爸爸「不太清楚自己可以為孩子做甚麼」
會議由維護家庭基金總幹事溫南聲先生作歡迎,並邀請在場嘉賓輪流表達一個貼切的用詞去表達爸爸這個身份,作為暖場的小活動。各嘉賓的答案極有創意,亦發人心省。活動後,由李樹甘博士 (香港樹仁大學商業、經濟及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再次歡迎各位,以及簡報研究結果。結果簡報印在當天場刊之中。
其中一個結果,便是被問及父親參與教養所受的三項限制。四個不同角色(父親、母親、 子女及專業人士)在44個列項中,不約而同地剔選了「工作繁忙,沒有時間」和「不太清楚自己可以為孩子做甚麼」為兩大主要因素。除此之外,父親和母親均認為「侍產假不足夠」是要素之一,子女則認為「和太太的夫婦溝通並不理想」是要素之一。至於專業人士則認為「不懂如何教養孩子」是重要影響因素。
來賓積極發言 合作重尋爸爸的蹤影
在李博士介紹完結研究結果之後,另一位籌委會成員、香港明愛家庭服務高級督導主任余紀讓先生成為了是次會議環節的主持人,並引領各位參與的來賓積極發言。維護家庭基金一直深信,搭建跨界別知識平台是重要的長遠發展策略,非常值得。而且家庭價值和兒童福祉是跨界別議題,涉及教育、社福、醫學、宗教,值得長遠在學術和實踐兩方面下功夫,以協助不同群體支援家庭。感恩今年已經是第九屆和香港樹仁大學商業、經濟及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一起推動這個研究平台。在二月底二十多位出席的專家好友中,不乏醫生、校長、社福總幹事、辦學團體領袖、學者、專業社工等,一起討論如何在未來家長教育的場景中,重尋更多爸爸的踪影。
李樹甘: 社會應該採取一系列措施,提供資源、政策和培訓支援每位父親
帶領今次研究的香港樹仁大學商業、經濟及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李樹甘博士表示: 父職內涵的定義和演變一直是家庭研究領域的重要議題。 隨著多元性別意識的抬頭以及家庭結構發生變革,現代父親除了負擔家計,更被期望積極參與家庭生活,與伴侶分擔教養子女之責。是項研究希望透過綜合不同家庭成員的視角和觀點,掌握現今世代對「父親」角色的定位和期許,以助制定全面適切的政策和支援措施,促進更平等、更和諧的家庭關係。
研究的結果顯示,現在的父親對父職的認知和實踐程度都有所提高。然而在個人因素和外在環境的壓力下,仍有不少有障礙有待跨越。其中,過去三年的疫情為家庭生活和關係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這或許對家長尤其父親教養能力的表現和信心產生負面的影響,令父親參與教養整體評分下降。除此之外,拘於工作時間過長和教養知識不足,父親在與子女建立親密關係上仍受到一定程度的掣肘,子女普遍對父親關懷與陪伴能力並不抱有太大的期望。
面對這些挑戰,社會應該採取一系列措施,提供資源、政策和培訓支援每位父親。不同的培訓課程能提高父親的教養知識和技巧。靈活的工作政策,例如侍產假、彈性工時和遠程工作選項,亦可使父親更容易平衡工作和家庭責任。這些舉措將有助於鞏固家庭關係,從而建立更幸福的公民社會。
溫南聲: 今天的爸爸角色實踐和夫婦之間的親職協作,都仍面對期望與失望之間的張力
維護家庭基金總幹事 溫南聲先生 回應亦表示: 喜見今次研究再次帶動關心家庭價值的各界友好聚首一堂,共塑香港爸爸未來的新使命。從研究結果看見今天的爸爸角色實踐和夫婦之間的親職協作,都仍面對期望與失望之間的張力。而爸爸面對的挑戰有些是來自家庭本身,另外有些是來自社會。 無論如何,我們今天有責任跨界別共同建構更有利孩子成長的爸爸新角色,為下一代孩子福祉努力。
大致上各嘉賓發言時,都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議去吸引更多爸爸參與家長教育、參與孩子的成長機會。在此,溫先生呼籲各位僱主在職場工作的條件和安排上,能讓父親們同樣有機會在日間參與孩子學校的活動,親眼見證孩子在各種能力上的發揮及表現的機會。 而學校及社福機構能提供多類型的家庭活動選擇和設計,讓父親們感到被接納,同樣能在孩子和家人面前一展所長,顯示父親與孩子相處時獨特的一面。 同時,服務男士的團體能協助父親們更了解自己及伴侶在婚姻相處上的挑戰,明白經營婚姻有助做好丈夫的角色。我們又期望大學學者能開展更多建立父親和子女關係的研究和服務計劃,透過加強父親對孩子產生的正面影響,以及早預防整體青少年人口在成長階段可能產生的各種社會和家庭問題。
最後,溫先生呼籲政府當局及立法機關,能推行更多有利父親履行家庭責任的法案和政策,並能對青年人提供更理想的生活條件,創造更適合兒童成長的環境,讓有意承擔父職的青年能選擇建立幸福家庭。
再次感謝以下各界別的專家好友答應出席今次的圓桌會議
獲邀出席嘉賓名單 (排名不分先後):
1.譚金蓮女士 - 港九勞工社團聯會副主席
2.陳少華先生 - 香港樹仁大學校友會會長
3.李卓燊先生 - 港九勞工社團聯會會務總監
4.崔永豪醫生 - 精神科醫生
5.李建文校長 - 伍少梅中學校長
6.曾潔雯博士 -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譽副教授
7.鍾凌慧女士 - 香港明愛家庭服務 副服務總主任
8.鍾斯曉先生 - 明愛賽馬會思達計劃 項目主任
9.Mr Michael Choi - 油尖旺家長教師會聯會創會主席
10.趙崔婉芬女士 - 香港公教婚姻輔導會總幹事
11.陳月華女士 - 香港家庭福利會服務總監
12.余振達博士 - 香港神託會行政總裁
13.譚鴻昌博士 - Dads Network 總幹事
14.郭偉強先生 - 維護家庭基金好爸爸中心義務顧問
15.馬文輝先生 - 香港保護兒童會服務總監
16.方奕展先生 - 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主席
17.吳浩然校長 - 顯理中學校長
18.李少鋒先生 -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融合與特殊教育研究發展中心研究院士
19.李灝濂先生 - 香港有品運動發展總監
20.陳恩楟校長 - 奧柏學校校長
21.劉國威先生 - 自閉兒生命建立發展社創辦人
22.杜慧妍女士 - 小小生命總幹事
23.翁植雄先生 - 協康會同心家長會義務幹事(馬鞍山代表)
24.黃和平先生 -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政策研究及倡議總主任
25.盧啟聰先生 -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助理講師(專業督導)及博士候選人
出席籌委名單 (排名不分先後):
李樹甘博士 - 香港樹仁大學商業、經濟及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曾俊基博士 - 高級項目主任及研究員
溫南聲先生 - 維護家庭基金總幹事
黃格平先生 - 維護家庭基金父職事工發展經理
余紀讓先生 - 香港明愛家庭服務高級督導主任
盧松標先生 - 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社會服務總協調主任
駱慧芳女士 - 香港家庭福利會高級經理
陳天維先生 - 香港公教婚姻輔導會恩悅綜合家庭服務中心主任
竺永洪先生 -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助理總幹事
李蘇珊女士 - 和富社會企業社區聯絡經理
圓桌會議 合辦機構 (排名不分先後)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
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
香港明愛家庭服務
和富社會企業
香港公教婚姻輔導會
香港家庭福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