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護家庭基金 Family Value Foundation of Hong Kong
  • 首頁
  • 2025/26年度事工計劃簡介
  • 關於我們
    • 簡介、願景和信念
    • 機構管治及董事會
    • 總幹事簡歷
    • 事奉團隊
  • 基金關注議題
  • 家庭研究彙集
  • 活動日誌
  • 捐款支持/聯絡我們
  • 國際家庭日 (5月15日)
  • 年報下載
  • 私隱政策
  • English Version
好爸爸中心「家庭研究彙集」手機電子版

如希望收到我們最新的爸爸活動、研究知識,煩請填妥以下表格,便可在下一期起在電郵收取電子版的家庭研究彙集。如有任何查詢,請致電 8101 3338或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與基金職員聯絡。

我們只提供過去一個月之內的期數以供讀者書面要求索取,敬請留意。 


    以電郵收取電子版

提交

「家庭研究彙集」

Picture
「彙集」為維護家庭基金的一個知識管理出版項目,目的是讓讀者掌握近年在維護家庭各課題上的研究學術文獻及提供文獻來源的網絡連結,以共同增進有關知識,並提昇教會牧者一起維護家庭的決心和能力。

感謝香港浸信會神學院認同維護家庭基金的知識管理工作,正式收納我們這套家庭研究彙集,並收藏為期刊類別。又感謝環球天道機構之網上平台「徒.書館」收納這套出版。


每期節錄了該段期間的主要世界及本地的研究、新聞消息及網絡連結: 關注同性婚姻、家庭政策、婚姻及家庭生活等等,以及刊登了維護家庭基金的相關專題文章及對當時社會相關家庭婚姻政策的立場書。

第1期  文獻專題 - 家庭凝聚力: 
家庭重聚活動對凝聚家庭關係的影響
家庭凝聚力與旅遊活動的相互作用


第2期   文獻專題 - 家庭暴力: 
青少年應對家庭暴力的方法及以孝為先的家庭價值承傳
家庭暴力行為與兒童創傷的相互關係
當在組織內發現懷疑有兒童被虐待的處理方法


第3期  文獻專題 - 家庭與母親: 
晚餐對家庭角色的影響及提升家庭關係的方法
如何從建立健康家庭減輕母親的家庭重擔


第4期  文獻專題 - 家庭與父親: 
父親於家庭中的參與和角色
缺席父親(Absent Father) 與孩子抑鬱症狀的關係


第5期  文獻專題 - 家庭與祖父母: 
祖父母於家庭中的參與及貢獻
長者人口普查數據的啟示與強化家庭關係的建議

第6期  文獻專題 - 保護兒童: 
跨代管教及虐待行為與保護兒童的關係
保護兒童的道德責任

第7期  文獻專題 - 婚外情:
探討婚外情的原因及丈夫的不忠行為
婦女面對婚外情時心情感受及找尋重塑夫婦關係的出路

第8期  文獻專題 - 健康家庭:
由處理家庭衝突出發   建立健康家庭
維護健康家庭: 政府、家庭及僱主的角色及責任

第9期  文獻專題 - 家庭、兒童與貧窮:
香港兒童貧窮數據及趨勢
如何減少兒童跨代貧窮?

第10期  文獻專題 - 流動通訊與家庭溝通:
流動通訊軟件的使用趨勢
流動通訊在家庭溝通中所手口貧窮數據及趨勢

第11期   文獻專題 - 兩代相處與衝突:
青少年與家長的衝突模式及趨勢
處理親子衝突的治本方法

第12期   文獻專題 - 當今父職的挑戰:
提升婚姻滿意度能有助找提升父職效能感
成為未來父親的支援及挑戰

第13期   文獻專題 - 家庭與父職參與:
影響父職參與程度的因素
為何父親會希望從父職參與中「望女成鳳」?

第14期   文獻專題 - 父職與孩子健康:
父親及父職如何影響孩子健康成長

第15期   文獻專題 - 通訊科技與家庭關係
流動通訊軟件與家庭關係改善研究結果
長者如何透過流動通訊軟件的應用,鞏固「家」+「情」?
如何與子女共享智能手機的使用及面對沉溺行為出現?
夫妻如何使用資訊科技建立美滿婚姻?

第16期   文獻專題 - 父親與家人的溝通模式
父親與家人的溝通模式

第17期   文獻專題 - 父女關係與女兒成長
父親關係對青成期女兒心理成長的影響
女兒與父親之約 ~ 新加坡經驗

第18期   文獻專題 - 父親關係與兒子成長
父親的教養模式與兒子的自我發展與性別認同
父親幫助兒子建立性別自信

第19期    文獻專題 - 新手爸爸的婚姻挑戰
新手父母與婚姻關係的挑戰
新手爸爸 - 親密關係的重建

第20期  文獻專題 -缺席父親對女兒成長的影響

最新研究文獻: 缺席父親對女兒成長之影響
《父女,就只差這一步》

第21期  文獻專題 -穩定家庭關係與青少年情緒發展



(由第22期起由以電子版形式出版)
​
第22期

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對家庭的影響
政府政策進行家庭影響評估的執行進度
台灣發起「保護家庭公投」
香港宗教領袖聖誕賀詞  天主教湯漢樞機呼籲重視家庭
 
第23期
手機不離手蠶食家庭關係 17%人相對無言
公務員司法覆核指稅務局歧視他婚姻狀況的做法違反基本法
親情和倫理︰西方與華人傳統家庭觀念的分別
為人父母的信徒,如何在家庭中面對社會上TSA的爭議?
 
第24期
讓有需要的家庭在孩子教育上得到更大的支援
施政報告 傳增學券資助額 
離婚外遇成本低 「七年之癢」變三年
香港大學: 子女傳承信仰的關鍵因素
 
第25期 (即日號外)
施政報告與家庭 
 
第26期
1991年至 2013年香港的結婚及離婚趨勢
中文大學曾榮光教授 : 辨別TSA的真實意義 ~ 比較視域的分析
歐盟的家庭政策
普世聖公宗堅持一男一女婚姻
 
第27期
港大提倡「優質面對面溝通模式」 促進家庭和諧
關焯照:  缺乏優質政策 難治人口老化
李天佑: 台灣改朝換代,同性婚姻再掀爭議
葉彩霞: 和丈夫創辦音樂社企,幫助基層家庭及青年人
 
第28期
港功課時數全球第二高
維護家庭基金:  應如何關注「平等機會委員會」的歧視研究報告
50萬人齊聚羅馬競技場 抗議義大利同性婚姻法
基督徒的家庭如何在新年蒙福
 
第29期
65%新來港家庭月入低過貧窮線
最低工資檢討 年底交行會
台灣「保護家庭公投」確定遭到駁回
時代論壇:  新世代戀愛婚姻的牧養與同行
 
第30期
婦聯調查 : 27%人感家庭不快樂
招雋寧 : 從兒童福祉看同性婚姻
美國研究發現:期望值太高  婚姻頭號殺手
趙崔婉芬女士:  婚姻關係常見的三個重大挑戰
 
第31期
最新研究:  結婚抗癌 已婚患者存活期較長
政府推計劃    提高市民對家庭核心價值和家庭重要性的認識
教宗諭教會接納離婚與同居家庭
王礽福: 曾經獨個帶大兒子去台灣相處一個星期     共同創造父子的美好回憶
 
第32期
「家庭節」齊促進家庭和諧
研究: 兩成在職孕婦及母親遭歧視
研究顯示: 體罰增加孩子的攻擊性
馮麗姝博士: 天父呼召我藉著學術研究的工作,幫助每一個家庭、每一個孩子,改變他們的生命
 
第33期
研究顯示:  再婚家庭孩子的身心健康普遍較一般家庭的孩子遜色
兒童權利團體: 促港府檢討高危家庭中兒童受虐個案處理機制
研究 :  顯示家庭結構與兒童貧窮有關
胡志偉牧師: 教會為家庭打造「空間」(SPACE)
 
第34期
思匯政策研究所: 有66%港人認為,香港不是一個讓小孩子成長的理想地方
家庭議會: 「2015 年家庭狀況統計調查」快將公布
監察家庭結構、態度、價值觀等的轉變和發展
香港性文化學會: 歐洲人權法庭第三次否決同性婚姻是人權
研究: 缺乏父愛令女兒與異性親近的表現傾向負面、悲觀
 
第35期
再婚家庭孩子的身心健康普遍較一般家庭的孩子遜色
更多有關兒童及家庭的官方數字公布
波士頓學院Prof. Harrington 團隊:  父親更多投入家庭事務
父親角色與性文化
 
第36期
研究顯示:  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家長   有較多家長壓力及較低自我效能感
伊利沙伯醫院獲認證為全港首間「愛嬰醫院」
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研究顯示:   爸爸壓力大影響小孩身心發展
梁家麟︰讓更多人認識基督教婚姻觀


第37期
立法會秘書處研究顯示:  更多本港家庭依靠貸款渡過財政難關
最新官方提供的貧窮戶統計資料
台灣最新電視節目:  同性婚姻的理據
研究顯示:   父母離異是新一代放棄教會及離開信仰是另一重要因素


第38期
研究顯示: 父親給孩子正面情緒反應,比起他們花多少時間陪伴孩子更為重要
高永文: 透過「預設照顧計劃」與末期病人及其家人商討病人最佳利益

台灣中原大學特教系副教授: 同性家庭養育對兒童沒影響嗎?
溫南聲: 平信徒如何回應台灣同婚立法的事件

第39期

最新有關離異家庭孩子的成長研究:在父家留宿
特首參選人,請問您們的育兒友善政策在哪裏?
台灣司法院: 「使同性別二人間不能成立法律上婚姻關係」辯論違憲與否
溫南聲: 婚外情,信徒沒有免疫力

​第40期

研究顯示:  爸爸的行為在兒子和女兒面前是有分別的
參考光房計劃 政府牽頭處理基層家庭住屋需要
新加坡推動父親運動  政策需要家庭友善
歐醒華牧師: 父母要做好自己感染子女


第41期

研究顯示:  喪失爸爸令孩子在染色體上有顯著的負面影響
香港統計處:  女性初婚年齡中位數29.4歲   男性31.4歲
加拿大統計局 : 加拿大家庭和婚姻狀況過去五年發出了巨變
康貴華醫生: 家有跨性別兒童怎麼辦?

第42期

最新研究顯示:  在成長中有爸爸的關愛對女兒非常重要
勞工及福利局: 諮詢有關兒童事務委員會成立
澳洲政府: 同性婚姻郵寄公投結果於後天 (十一月十五日)公布
蕭智剛: 上網成癮 是家庭關係薄弱所致


第43期
最新研究顯示:  爸爸的抑鬱病情會影響孩子
香港電台鏗鏘集: 媽媽的告白 (香港家庭友善政策)
梵蒂岡: 家庭是抵拒個人主義蔓延的有效良藥
吳振智牧師: 父親禱告會誕生了


第44期
調查顯示:  呼籲父親多花時間與子女相處
香港青年住屋的抽樣調查 : 與父母同住的人裏有95%願意繼續與父母同住
芬蘭是唯一國家父親與子女相處時間多於母親
屈偉豪博士: 慎防跌入婚外情試探

第45期
  • 資深傳媒人: 虐兒問題是香港家庭政策問題其中一環
  • 2018年政府進一步研究香港離異家庭的數據及情況
  • 簡雷瑞怡: 父母的權威形象受到孩子尊重嗎?
  • 研究顯示: 父親過度操控子女會直接影響小朋友抉擇能力的發展

第46期
  • 社署: 為離異家庭設立五間中心 社福機構: 不應只充當探視子女之地
  • 教育局: 一站式家長教育資訊
  • 維護家庭基金: 維護家庭的牧養挑戰
  • 研究顯示: 南非全國大約有半數兒童成長中缺少父親影響力

第47期 
  • 蔡海偉:  關心基層家庭的住屋需要
  • 問卷調查: 超過3成受訪者平均只跟家人相處一周少於7小時
  • 何志滌牧師:  爸爸新角色
  • 研究 : 英國修改家庭法律援助 讓離婚爸爸履行父親角色

第48期 
  • 單親父親數字上升  認識他們親職的挑戰
  • 香港婦聯: 生育意願創新低  女性意願低過男
  • 溫南聲: 父親有獨特的角色

第49期 到底缺席的父親影響比較大,還是一個關係惡劣的爸爸,為子女帶來的破壞更大呢?
第50期 太太懷孕了 新手爸爸同樣需要支援的幾個時刻
​第51期 爸爸的八個主要角色 ​
第52期 五招脫離豬隊友 男人需要太太的助攻
第53期 研究回顧: 爸爸角色獨特 擔當了幼兒子女與外界連結的「橋樑」​
第54期 研究回顧: 六個貼士給準爸爸做好準備
第55期 
焦慮症威脅新手爸爸.太太肯定父職能絕對有幫助
第56期 爸爸 Bedtime Story.歡愉氣氛比書本知識更重要
第57期 子女已人到中年 仍受昔日父愛是否足夠所影響至今
第58期 教育大學研究揭爸爸太嚴苛.孩子較難專注完成任務
第59期 研究證實男人flexible 有助擔起爸爸角色
第60期 為何爸爸總是不願去家長講座?五大原因由男人親自解說
第61期 學者在聯合國會上呼籲各國支援爸爸角色
第62期 從社會成本角度看父親角色
第63期 研究肯定爸爸孕育幼兒安全感的角色
第64期 家有超愛動的小朋友?爸爸必須知道的四件事
第65期 研究: 學者長駐棒球場 發掘陪子女做運動的好爸爸
第66期 家庭研究: 英國人類學家解說 爸爸下廚所展現的父愛
第67期 爸爸在家為仔女做性教育有幾重要?
第68期 採取「讓爸爸上課」的策略.改善女性和兒童的社會地位
第69期 最新研究: 爸爸參與減肥計劃.連子女都健康起來
第70期 最新研究: 爸爸自己不接受服務,還是服務不適合爸爸?
第71期 
研究啟示: 牧養年青夫婦.從四方面提升親職協作
第72期 研究文獻: 亞洲各國重視爸爸角色的新趨勢
第73期 仔女做或不做運動是最受父母的影響
第74期 研究文獻:爸爸主動承擔及媽媽肯定父職同樣重要
第75期 研究文獻: 爸爸吸煙與女兒提早停經有關 

第76期 研究文獻提出父職理論: 爸爸親子的激活關係
第77期 研究文獻:從研究看青少年子女友誼 .反思香港父母別急著放手
第78期 研究文獻:支援母乳餵哺是新手爸爸的角色
第79期 研究文獻:團體可怎樣設計出更切合爸爸需要的課程活動?
第80期 研究文獻:爸爸在仔女青春期已無父親角色可言?
第81期 研究文獻:透過即時通訊軟件支援爸爸,可行嗎?
第82期 研究文獻:欣賞太太4種母職.學做個恩威並施的爸爸
第83期 研究文獻:要保護家庭,爸爸做齊這7件事就對了
第84期 研究文獻:承擔父職並不只是爸爸獨個兒的任務
第85期 研究文獻:研究太太支援爸爸角色: 不落閘、搭橋放行和溝通三件事
第86期 研究文獻:研究: 新手爸爸是子女重要的保護者
第87期 研究文獻:香港研究: 新手爸爸的四種體會
第88期 研究文獻:研究: 發現了五種「好爸爸」特質
第89期 
研究文獻: 離異家庭研究 ~ 提升父職技巧.讓爸爸成為離異家庭下男孩的保護
第90期 研究文獻: 成為了孩子的爸爸,是男人變得成熟的契機
第91期 
研究文獻:想孩子錫細佬細妹? 先用父愛填滿他們的內心
第92期 
研究文獻:回顧與父相處的六種經驗 發掘父親的影響痕跡
​第93期 
研究文獻: 離異削減爸爸親子相處嗎?學者稱視乎親職安排
​​第94期  
研究文獻:幼兒爸爸要擁有的三種能力感
​​第95期  
研究文獻: 對孩子成長超有利的一種陪伴方式,爸爸一定要識
​​第96期  
研究文獻:幼兒教育與父親角色
第97期   
研究文獻: 舉辦爸爸專屬的體育活動——原因與策略
第98期   研究文獻: 鼓勵父子連結能提升孩子的認知和情緒調節能力

第99期   研究文獻: 指導和教導 (mentoring) 在支援信徒爸爸們的好處
第100期    研究文獻: 減少教會中「缺父」的影響
​第101期    研究文獻: 減少教會中「缺父」的影響(下篇)
​第102期    研究文獻: 爸爸為家庭做決定的四個信仰原則
​第103期    研究文獻: 為了兒子成長 父親審視自我對性別的觀念
​第104期    研究文獻: 學者發現三種父職參與型態:充實型、平衡型、規限型
​第105期    研究文獻: 教會支援基層信徒爸爸的四個新策略
​
第106期    研究文獻: 若果男士有以下四種情況,他可能正在 Burnout
第107期    研究文獻: 爸爸培養0-6歲嬰幼兒信仰發展的5個階段
第108期    研究文獻:  Missional Fatherhood - 信徒爸爸帶子女履行宣教使命的4個任務
第109期    研究文獻:  教會支援信徒爸爸的3種家庭事工模式
第110期    研究文獻:   給小學生爸爸的啟示 : 努力守護兒子的精神健康
第111期    研究文獻:   給推動父職運動者的三個工作原則
第112期    研究文獻:  促進家校合作.讓爸爸成為學校的資源
第113期    研究文獻:  支援夫妻親職協作.學者提倡由產前後開始
第114期    研究文獻:  家庭中媽媽主導的風格衝突較大
第115期    研究文獻:  發現成功鼓勵爸爸參與孩子校園生活的因素
第116期    研究文獻:  研究發現成功鼓勵爸爸參與孩子校園生活的因素
第117期    研究文獻: 牧者在牧養缺父青少年遇到的4個難處
第118期    研究文獻: 攻擊行為與父職管教方式的關係
第119期    研究文獻: 基督徒家庭中太太對丈夫的爸爸角色之6個看法
第120期    研究文獻: 男孩都在學爸爸.學者引介六個良好的爸爸形象
第121期    研究文獻: 成年兒子的婚前性行為 與經驗多少父愛相關
第122期    研究文獻: 向子女傳承信仰.父愛不可或缺
第123期    研究文獻: 揭示父愛如何促進孩子社交能力
第124期    研究文獻: 學者倡醫護和社工 與罹患重病孩子的爸爸同行

​

Picture
爸爸角色學術研究彙報 「爸爸與女兒成長」 (第一期)
  • 研究指出父親容易選擇遠離子女和家庭
  • 父女的親密距離提防性暴力的發生
  • 缺父成長導致女兒提早結婚和生育

爸爸角色學術研究彙報 「爸爸的管與教」(第二期)
  • 父親過度操控阻礙幼兒執行能力的發展
  • 「嚴父」式管教青年人犯事更加嚴重
  • 父親能夠緩和子女的行為問題

爸爸角色學術研究彙報 「子女網絡成癮與爸爸 」(第三期)
  • 心理操控子女 青少年上網成癮會惡化
  • 預防青少年沉迷網絡遊戲 父親影響更大
  • 與父親關係疏離 增加青少年沉迷上網
  • 父親良好的溝通 能夠緩和青少年打機成癮​

爸爸角色學術研究彙報 「 爸爸的身心健康」(第四期)
  • 父親的童年受創 影響遺傳下一代 
  • 父親的自我價值觀 直接影響子女心理健康
  • 父子聯繫的身份認同感 會幫助父親的成長

爸爸角色學術研究彙報 「 新手爸爸與產後抑鬱」(第五期)
  • 父親患上產後抑鬱患病率同母親相近    
  • 五千人研究揭露男士產前抑鬱的五種發病軌跡
  • 男士產後抑鬱影響父子遊樂互動​
​
爸爸角色學術研究彙報 「 新手爸爸遇到的經歷與困難」(第六期)
  • 整合二十二個質性研究 全面檢視新手父親的七種挑戰
  • 研究發現丈夫在妻子產前後五方面支援
  • 初生兒入住深切治療部 新手父親在醫院遇到兩大難處
​
​爸爸角色學術研究彙報 「做個懂得閱讀內心的爸爸」(第七期)
  • 父親的心智敏銳度有助孩子發展心智理論
  • 父親的心智敏銳度和子女說謊行為的關聯
  • 父親的心智敏銳程度對幼兒調節情緒有獨特幫助
  • 父母的心智敏銳度 十年的追蹤研究
​
​
爸爸角色學術研究彙報 「父親缺席的代價」(第八期) 
  • 父親缺席對子女帶來的影響: 綜合文獻研究
  • 父親缺席會影響子女的情緒和智商能力
  • 缺父導致負面情緒和提早性行為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
  • 首頁
  • 2025/26年度事工計劃簡介
  • 關於我們
    • 簡介、願景和信念
    • 機構管治及董事會
    • 總幹事簡歷
    • 事奉團隊
  • 基金關注議題
  • 家庭研究彙集
  • 活動日誌
  • 捐款支持/聯絡我們
  • 國際家庭日 (5月15日)
  • 年報下載
  • 私隱政策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