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承傳家庭價值
明天既是兒童節,又是清明節。清明節是中國人一個歷史非常悠久的傳統節日,不過,原來內地以前並不如香港一樣有一天假期,顯示國家一直漠視這個重要承傳家庭價值的節日。直到近年,政府才安排這個節日為法定假日,讓國民正式地有一天放下工作,去參與和經驗這個節日的禮儀。
這個節日的主要活動是祭祀祖先。而祭祀、慎終追遠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而這些活動根本目的是表現孝的機會、維持家庭凝聚力,以至維護整個延伸家族的穩定。 同一個家族的祭祀活動,參與人數可以上百。這時候,「家」就是指借助血緣關係所組成的一個熟人社會,是社會治理的中心。
通過慎終追遠這樣的活動,能不斷地強化家庭成員對於自己的「家」的美好回憶,增強成員的歸屬感,從而使家庭成員增加彼此的認同和忠誠。事實上,一個社會擁有愈多具有凝聚力和歸屬感的家庭,依然是社會秩序的基礎。至於如何透過這些節日傳統的活動,去承傳家庭價值,依然是社會要去努力思考的地方。
內地政府給予人民在清明節有一天假期,顯示社會看得見透過這個節日去建立家庭價值的重要。剛巧香港近日再有人重提要求增加法定假期至十七天,與公眾假期看齊,就是預見到這個政策改變的確會為社會內的家庭,特別是基層的家庭帶來更多享受家庭天倫之機會。從維護家庭的角度,任何能改善市民工作和家庭生活的制度改變,我們當然非常支持。
清明節給了人表現孝的機會,就在這個掃墓的日子攜老扶幼,讓家族、家庭的美好傳統及共同回憶為你的家庭帶來更多安寧、幸福。
總幹事 溫南聲
3/4/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