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是情人節,又是正月十五元宵佳節,是中國人重視家庭團聚的日子。在這別具意義的日子,維護家庭基金聯同香港樹仁大學商業、經濟及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及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於當天下午舉行「流動通訊軟件與家庭關係改善研究結果發布會」。
現場邀請了一對年長夫婦分享他們一家在使用流動通訊的經驗。太太67歲,於長者中心手機班去首次學習使用手機及Whats app 軟件,女兒更再買平板電腦給她應用練習,稍後太太推介給她丈夫(71歲),他亦到中心學習。女兒積極協助他們兩老學習使用,他們亦不時請教社工,現在他們經常使用Whats app溝通。
現場邀請了一對年長夫婦分享他們一家在使用流動通訊的經驗。太太67歲,於長者中心手機班去首次學習使用手機及Whats app 軟件,女兒更再買平板電腦給她應用練習,稍後太太推介給她丈夫(71歲),他亦到中心學習。女兒積極協助他們兩老學習使用,他們亦不時請教社工,現在他們經常使用Whats app溝通。
即日新聞稿
父母已積極使用流動通訊軟件和子女溝通
但仍然非常期望和子女面對面溝通
(2014年2月14日-香港訊)維護家庭基金聯同香港樹仁大學商業、經濟及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以及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於二零一三年十一至十二月期間進行一項名為「流動通訊軟件與家庭關係改善」的研究。研究發現即使受訪者表示自己已常使用這些軟件,但仍期望夫婦、兩代,甚至跨代之間,仍需彼此見面、聽到對方的聲音去溝通。 研究反映要維持家庭健康關係發展,人要善用科技幫助,但始終關心家人的態度才是最重要的。
是次研究對象為十六歲以上的本地家庭成員。研究以自填問卷的訪問了本地 859 位家庭成員,成功有效問卷達98%。受訪者的年齡為16至24歲佔30%,65歲以上佔23%。當中女性和男性的比例是60%和40%。教育程度主要為中學佔41%,大專或以上佔36%。訪問的題目主要了解受訪者對使用流動通訊軟件的看法及模式,以及如何看這些軟件使用對家庭關係之影響。這些軟件例如Whatsapp, WeChat(微信), Line, Skype, Facebook Messenger 等。
整體受訪人士共有近八成有習慣使用流動通訊軟件。其餘各年齡組別使用流動通訊軟件比率如下:
16-24歲(青少年)(93%)
25-65歲(壯年)(85%)
65歲或以上(長者)(51%)
研究顯示:
結果(一): 超過八成有習慣使用流動通訊軟件和子女溝通的受訪父母,仍然非常期望和子女面對面溝通。
此外,接近九成即使已有習慣使用流動通訊軟件和配偶溝通的受訪夫婦,仍然非常期望和配偶面對面溝通。整體而言,絕大部分受訪者(不論是否流動通訊軟件使用者)仍然期望面對面的交談方式和通電話去與家人溝通,建立關係。
結果(二): 有七成多有習慣使用流動通訊軟件的受訪青年人中,都會每天多次與朋友和伴侶用流動通訊軟件溝通。 有趣的是其中六成相對感到彼此關係因此而變得親密,但同樣有三成多並沒有感到關係改變。此外,當中相對只有不足六成青年人會分享人生大事或突發的家事。顯示他們在使用時,充分明白及善用流動通訊軟件的特性和限制。
此外,在長者方面,超過四成半有習慣使用流動通訊軟件的受訪長者, 每天都有最少一次與子女用流動通訊軟件溝通,亦同時感到使用流動通訊軟件後與他們的關係變得親密。更加有超過五成有習慣使用流動通訊軟件的受訪長者每天能夠最少一次與配偶用流動通訊軟件溝通。
結果(三): 不論有否使用流動通訊軟件的習慣,整體受訪者都同意使用流動通訊軟件帶來的一些正面評價。同時部分負面評價出現明顯分歧,當中有使用習慣與沒有使用習慣的長者的看法分歧明顯。
即使認同好處的同時,沒有使用習慣的受訪長者,仍然「非常同意」和「同意」使用流動通訊軟件「較電話/面對面交談麻煩 」(55%)、「複雜、難以使用」(68%)、「是不熟悉的東西,沒有信心接受」(68%)。結果顯示雖然有56%沒有使用習慣的受訪長者是希望學習使用,但他們對利用流動通訊軟件作家人溝通媒介仍面對不少困難。
結果(四): 六成目前沒有使用的受訪人士都表示希望學習。超過八成半受訪使用者則願意為希望學習的親友提供協助。
負責推動是次研究的維護家庭基金總幹事溫南聲先生表示:
「 通訊科技發展一日千里,單單憂慮科技會破壞家庭關係並不足以應付科技發展對家庭價值所產生的後果。基金建議各界好好利用通訊科技的發展,在現今繁忙的都市生活之中,協助促進家庭跨代關係的建立工作,同時又不忘提醒社會如何增加及促進家庭成員間的真正溝通的機會,讓我們的社會日趨家庭友善。」
負責分析是次研究結果的香港樹仁大學商業、經濟及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李樹甘博士認為:
「研究結果反映流動通訊軟件雖然於各年齡群中的使用率日漸提高,但其仍然無法取代傳統溝通方式。此外,它的出現亦為家庭成員提供了另一個新的溝通渠道。至於借助這科技能否去改善家庭成員關係,則很視乎使用者的態度以及使用模式。與此同時,使用者與非使用者的評價分歧反映不同群組,特別是長者,於應對流動通訊軟件時需要不同的協助。而流動通訊軟件具有快速及大量資訊流通的特性,使用時應避免部分成員,例如年長家庭成員,因未懂得使用流動通訊軟件,以致面對壓力,被排除於家人溝通群組之外。家庭關係的建立與改善,終需所有家庭成員的投入及付出。」
在今次研究負責參與在全港各區域收集家庭成員數據的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督導助理周潔芯女士指出:
「是次研究之數據反映不同年齡的服務使用者均普遍使用,以及接受流動通訊軟件作為溝通的輔助工具,特別以長者獲正面的評價,因此,呼籲政府、社會人士協助推長者、低收入家庭使用流動通訊,如捐贈器材、設計長者友善手機、提供優惠等友善措施支援有需要人士。此外,作為服務提供者,更可利用資訊科技加強輔導角色,推動朋輩或家庭成員間彼此表達關心,建立正面關懷的文化。」
善用流動通訊軟件七個貼示:
適逢情人及元宵佳節,期望各人於今日好好使用流動通訊軟件,令到:
情= 向身邊人發出正面、愛的分享與問候
人= 除了關心情人,也要關心老人、社會上被忽視的人
節= 節制,建立有品網絡文化
加= 社工加強資訊科技、網絡世界的知識及輔導角式
添= 設立家庭群組(group chat),保持家庭成員的溝通
快= 政府加快推動友善措施支援有需要人士,特別是長者配備適合器材及學習使用
樂= 樂於協助有需要之家庭/人士學習使用流動通訊軟件
維護家庭基金
維護家庭基金於2007年成立,是一間本地慈善機構,致力維護及倡議家庭價值的重要。我們希望城市中每個家庭都能夠快樂地生活,並能建立和守護家庭內每一位成員健康成長。基金的抱負和工作是建設我們的城市成為實踐家庭友善的社會; 努力建立社會新一代的家庭觀; 守護年青人成立的新家庭; 以及喚醒社會有責任確保家庭制度能有效發揮建立和守護下一代的作用。
如欲知道更多基金之資訊,歡迎瀏覽 www.familyvalue.org.hk
香港樹仁大學商業、經濟及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研究中心聚焦於香港和相關地區的商業、經濟和公共政策發展。目標是總結97年後的總體轉化型態和問題癥結,並透過與工商業界、經濟組織、政府機構和社會各界的互動,著手建構一個相關的理論架構和論述,以解釋和評估相關的公共政策對商業、經濟和社會的衝擊、影響,並提出建議,予上述各機構、組織和公眾參考。為實踐以上的使命,我們訂立以下的策略和工作方針:
l 加強與各社區組織,商業機構和政府部門的聯繫和合作,為中心的工作建立堅實的基礎;
l 發掘、整合研究資源,建立合作研究平台,就社會相關機構的共同興趣進行合作研究項目,創造「本土研究」氣氛和加強有關科研能力;
l 整理研究成果,出版相關刊物或開辦研習課程給各類相關組織作參考。
如欲知道更多研究中心之資訊,歡迎瀏覽 www.hksyu.edu/bepp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成立於1977年,宗旨是本著主耶穌之教訓,貫徹基督徙愛鄰如己之精神,以實際行動服務社會,時刻以基督之心為心,作出盡其我的勉力貢獻,務求有需要服務的群體得到幫助,以見證基督的福音。
本處在香港推行服務已有三十多年,為一所多元化的社會服務機構,單位遍佈港九、新界及離島。服務對象由幼兒到長者,當中亦包括弱能人士及弱勢群體。
如欲知道更多本處之資訊,歡迎瀏覽www.hklss.hk
父母已積極使用流動通訊軟件和子女溝通
但仍然非常期望和子女面對面溝通
(2014年2月14日-香港訊)維護家庭基金聯同香港樹仁大學商業、經濟及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以及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於二零一三年十一至十二月期間進行一項名為「流動通訊軟件與家庭關係改善」的研究。研究發現即使受訪者表示自己已常使用這些軟件,但仍期望夫婦、兩代,甚至跨代之間,仍需彼此見面、聽到對方的聲音去溝通。 研究反映要維持家庭健康關係發展,人要善用科技幫助,但始終關心家人的態度才是最重要的。
是次研究對象為十六歲以上的本地家庭成員。研究以自填問卷的訪問了本地 859 位家庭成員,成功有效問卷達98%。受訪者的年齡為16至24歲佔30%,65歲以上佔23%。當中女性和男性的比例是60%和40%。教育程度主要為中學佔41%,大專或以上佔36%。訪問的題目主要了解受訪者對使用流動通訊軟件的看法及模式,以及如何看這些軟件使用對家庭關係之影響。這些軟件例如Whatsapp, WeChat(微信), Line, Skype, Facebook Messenger 等。
整體受訪人士共有近八成有習慣使用流動通訊軟件。其餘各年齡組別使用流動通訊軟件比率如下:
16-24歲(青少年)(93%)
25-65歲(壯年)(85%)
65歲或以上(長者)(51%)
研究顯示:
結果(一): 超過八成有習慣使用流動通訊軟件和子女溝通的受訪父母,仍然非常期望和子女面對面溝通。
此外,接近九成即使已有習慣使用流動通訊軟件和配偶溝通的受訪夫婦,仍然非常期望和配偶面對面溝通。整體而言,絕大部分受訪者(不論是否流動通訊軟件使用者)仍然期望面對面的交談方式和通電話去與家人溝通,建立關係。
結果(二): 有七成多有習慣使用流動通訊軟件的受訪青年人中,都會每天多次與朋友和伴侶用流動通訊軟件溝通。 有趣的是其中六成相對感到彼此關係因此而變得親密,但同樣有三成多並沒有感到關係改變。此外,當中相對只有不足六成青年人會分享人生大事或突發的家事。顯示他們在使用時,充分明白及善用流動通訊軟件的特性和限制。
此外,在長者方面,超過四成半有習慣使用流動通訊軟件的受訪長者, 每天都有最少一次與子女用流動通訊軟件溝通,亦同時感到使用流動通訊軟件後與他們的關係變得親密。更加有超過五成有習慣使用流動通訊軟件的受訪長者每天能夠最少一次與配偶用流動通訊軟件溝通。
結果(三): 不論有否使用流動通訊軟件的習慣,整體受訪者都同意使用流動通訊軟件帶來的一些正面評價。同時部分負面評價出現明顯分歧,當中有使用習慣與沒有使用習慣的長者的看法分歧明顯。
即使認同好處的同時,沒有使用習慣的受訪長者,仍然「非常同意」和「同意」使用流動通訊軟件「較電話/面對面交談麻煩 」(55%)、「複雜、難以使用」(68%)、「是不熟悉的東西,沒有信心接受」(68%)。結果顯示雖然有56%沒有使用習慣的受訪長者是希望學習使用,但他們對利用流動通訊軟件作家人溝通媒介仍面對不少困難。
結果(四): 六成目前沒有使用的受訪人士都表示希望學習。超過八成半受訪使用者則願意為希望學習的親友提供協助。
負責推動是次研究的維護家庭基金總幹事溫南聲先生表示:
「 通訊科技發展一日千里,單單憂慮科技會破壞家庭關係並不足以應付科技發展對家庭價值所產生的後果。基金建議各界好好利用通訊科技的發展,在現今繁忙的都市生活之中,協助促進家庭跨代關係的建立工作,同時又不忘提醒社會如何增加及促進家庭成員間的真正溝通的機會,讓我們的社會日趨家庭友善。」
負責分析是次研究結果的香港樹仁大學商業、經濟及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李樹甘博士認為:
「研究結果反映流動通訊軟件雖然於各年齡群中的使用率日漸提高,但其仍然無法取代傳統溝通方式。此外,它的出現亦為家庭成員提供了另一個新的溝通渠道。至於借助這科技能否去改善家庭成員關係,則很視乎使用者的態度以及使用模式。與此同時,使用者與非使用者的評價分歧反映不同群組,特別是長者,於應對流動通訊軟件時需要不同的協助。而流動通訊軟件具有快速及大量資訊流通的特性,使用時應避免部分成員,例如年長家庭成員,因未懂得使用流動通訊軟件,以致面對壓力,被排除於家人溝通群組之外。家庭關係的建立與改善,終需所有家庭成員的投入及付出。」
在今次研究負責參與在全港各區域收集家庭成員數據的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督導助理周潔芯女士指出:
「是次研究之數據反映不同年齡的服務使用者均普遍使用,以及接受流動通訊軟件作為溝通的輔助工具,特別以長者獲正面的評價,因此,呼籲政府、社會人士協助推長者、低收入家庭使用流動通訊,如捐贈器材、設計長者友善手機、提供優惠等友善措施支援有需要人士。此外,作為服務提供者,更可利用資訊科技加強輔導角色,推動朋輩或家庭成員間彼此表達關心,建立正面關懷的文化。」
善用流動通訊軟件七個貼示:
適逢情人及元宵佳節,期望各人於今日好好使用流動通訊軟件,令到:
情= 向身邊人發出正面、愛的分享與問候
人= 除了關心情人,也要關心老人、社會上被忽視的人
節= 節制,建立有品網絡文化
加= 社工加強資訊科技、網絡世界的知識及輔導角式
添= 設立家庭群組(group chat),保持家庭成員的溝通
快= 政府加快推動友善措施支援有需要人士,特別是長者配備適合器材及學習使用
樂= 樂於協助有需要之家庭/人士學習使用流動通訊軟件
維護家庭基金
維護家庭基金於2007年成立,是一間本地慈善機構,致力維護及倡議家庭價值的重要。我們希望城市中每個家庭都能夠快樂地生活,並能建立和守護家庭內每一位成員健康成長。基金的抱負和工作是建設我們的城市成為實踐家庭友善的社會; 努力建立社會新一代的家庭觀; 守護年青人成立的新家庭; 以及喚醒社會有責任確保家庭制度能有效發揮建立和守護下一代的作用。
如欲知道更多基金之資訊,歡迎瀏覽 www.familyvalue.org.hk
香港樹仁大學商業、經濟及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研究中心聚焦於香港和相關地區的商業、經濟和公共政策發展。目標是總結97年後的總體轉化型態和問題癥結,並透過與工商業界、經濟組織、政府機構和社會各界的互動,著手建構一個相關的理論架構和論述,以解釋和評估相關的公共政策對商業、經濟和社會的衝擊、影響,並提出建議,予上述各機構、組織和公眾參考。為實踐以上的使命,我們訂立以下的策略和工作方針:
l 加強與各社區組織,商業機構和政府部門的聯繫和合作,為中心的工作建立堅實的基礎;
l 發掘、整合研究資源,建立合作研究平台,就社會相關機構的共同興趣進行合作研究項目,創造「本土研究」氣氛和加強有關科研能力;
l 整理研究成果,出版相關刊物或開辦研習課程給各類相關組織作參考。
如欲知道更多研究中心之資訊,歡迎瀏覽 www.hksyu.edu/bepp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成立於1977年,宗旨是本著主耶穌之教訓,貫徹基督徙愛鄰如己之精神,以實際行動服務社會,時刻以基督之心為心,作出盡其我的勉力貢獻,務求有需要服務的群體得到幫助,以見證基督的福音。
本處在香港推行服務已有三十多年,為一所多元化的社會服務機構,單位遍佈港九、新界及離島。服務對象由幼兒到長者,當中亦包括弱能人士及弱勢群體。
如欲知道更多本處之資訊,歡迎瀏覽www.hklss.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