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社會到底願意付上甚麼代價,去換取家庭和兒童的長遠福祉?

上周有報導指,家庭議會的一個最新的調查顯示本港的家庭價值或有逐漸減弱之勢。結果表明只有六成港人認為結婚是人生必經階段,過半受訪者則同意養兒育女對婚姻重要,兩者均較三年前下跌六個百分點。據《經濟日報》報道,家庭議會去年5月至10月就《家庭狀況統計調查》,訪問香港2000個住戶,發現港人對家庭核心價值等觀念均有下降趨勢。有家庭議會成員認為,香港家庭價值已被削弱,並已達“臨界點”,擔心家庭支援功能從長遠來看將會崩潰,推高罪案率。
此外本周初,立法會《2014年僱傭(修訂)條例草案》法案委員會亦已正在審議建議男士有三天侍產假的條例草案。該草案原本預計今年內可實施,但有政黨準備就侍產假的日數提出修訂,增加侍產假日數至七天。政府指三天侍產假是勞顧會經過廣泛討論後勞資雙方的共識,如有政黨修訂並偏離有關共識,便有需要暫停立法程序,重新諮詢勞顧會。有關委員會下次開會日期是六月尾,就事態發展來看,有關侍產假的條例能否如期實施,仍未樂觀。除了以上兩件與家庭政策較為緊密的近期新聞之外,同期間立法會仍然繼續熱烈討論修訂《婚姻條例》草案中,有關容許完成整項變性手術的人士可以註冊結婚的修訂。
強調重視家庭價值的社會
就要看看這個政府究竟為家庭和孩子的長遠福祉付出了甚麼代價
其實,與家庭有關的政策討論與我們日常家庭生活息息相關。因為討論的核心會涉及社會對市民家庭生活的願景、對父母角色的重視、對婚姻意義的價值追求,以及相關變革對社會整體的影響。即使表面看似很應該獲得全社會一致支持的侍產假,當其立法時亦不能避免遇到爭議。追求家庭價值的終極關懷,就是說整體社會到底願意付上甚麼代價,去換取家庭和兒童的長遠福祉。一個強調重視家庭價值的社會,就要看看這個政府究竟為家庭和孩子的長遠福祉付出了甚麼代價。家庭議會職權之一是提倡重視家庭觀念,作為促進社會和諧的原動力;並推廣以家庭為核心的支援網絡,以鞏固親密和睦的家庭關係。故此,我對家庭議會在社會政策討論中發揮應有的影響力,有著極大的期望。
社會熱烈討論 都能為運動的發展帶來很多正面的影響
最近和我有聯繫的友好、前輩都知道,維護家庭基金聯同很多機構、組織、教會剛一起完成一項全城活動 ~「愛爸媽. 愛我家運動」啟動禮,以啟動未來一段時間去關心家庭、婚姻和孩子成長願景的工作。今次啟動禮有三萬二千人參與,有幸參與其中,我感到十分高興,又令我獲益良多。如果你有留意活動前後的媒體報導、社會評論等等,都足見活動為社會各界別和我們籌委會帶來很多反思和討論。這些討論都為運動的發展帶來很多正面的影響。此外,在這裡與大家分享兩篇近期文章,一篇是香港性文化學會撰文,另一篇是本基金副主席吳思源先生寫的。兩文的觀點與我個人所持守的理念非常接近,希望他們的文章對各位關心家庭價值的朋友和前輩,同樣有著一點的啟發。
香港性文化學會研究小組﹕以愛傳承讓孩子擁有父母 ~ 回應周一嶽
(2014年 6月7 日, 明報, 觀點版)
吳思源 ── 維護家庭價值不是對抗同性運動的工具
(2014年5月24日, 香港電台「香港家書」節目)
維護家庭基金總幹事溫南聲
13.6.2014
此外本周初,立法會《2014年僱傭(修訂)條例草案》法案委員會亦已正在審議建議男士有三天侍產假的條例草案。該草案原本預計今年內可實施,但有政黨準備就侍產假的日數提出修訂,增加侍產假日數至七天。政府指三天侍產假是勞顧會經過廣泛討論後勞資雙方的共識,如有政黨修訂並偏離有關共識,便有需要暫停立法程序,重新諮詢勞顧會。有關委員會下次開會日期是六月尾,就事態發展來看,有關侍產假的條例能否如期實施,仍未樂觀。除了以上兩件與家庭政策較為緊密的近期新聞之外,同期間立法會仍然繼續熱烈討論修訂《婚姻條例》草案中,有關容許完成整項變性手術的人士可以註冊結婚的修訂。
強調重視家庭價值的社會
就要看看這個政府究竟為家庭和孩子的長遠福祉付出了甚麼代價
其實,與家庭有關的政策討論與我們日常家庭生活息息相關。因為討論的核心會涉及社會對市民家庭生活的願景、對父母角色的重視、對婚姻意義的價值追求,以及相關變革對社會整體的影響。即使表面看似很應該獲得全社會一致支持的侍產假,當其立法時亦不能避免遇到爭議。追求家庭價值的終極關懷,就是說整體社會到底願意付上甚麼代價,去換取家庭和兒童的長遠福祉。一個強調重視家庭價值的社會,就要看看這個政府究竟為家庭和孩子的長遠福祉付出了甚麼代價。家庭議會職權之一是提倡重視家庭觀念,作為促進社會和諧的原動力;並推廣以家庭為核心的支援網絡,以鞏固親密和睦的家庭關係。故此,我對家庭議會在社會政策討論中發揮應有的影響力,有著極大的期望。
社會熱烈討論 都能為運動的發展帶來很多正面的影響
最近和我有聯繫的友好、前輩都知道,維護家庭基金聯同很多機構、組織、教會剛一起完成一項全城活動 ~「愛爸媽. 愛我家運動」啟動禮,以啟動未來一段時間去關心家庭、婚姻和孩子成長願景的工作。今次啟動禮有三萬二千人參與,有幸參與其中,我感到十分高興,又令我獲益良多。如果你有留意活動前後的媒體報導、社會評論等等,都足見活動為社會各界別和我們籌委會帶來很多反思和討論。這些討論都為運動的發展帶來很多正面的影響。此外,在這裡與大家分享兩篇近期文章,一篇是香港性文化學會撰文,另一篇是本基金副主席吳思源先生寫的。兩文的觀點與我個人所持守的理念非常接近,希望他們的文章對各位關心家庭價值的朋友和前輩,同樣有著一點的啟發。
香港性文化學會研究小組﹕以愛傳承讓孩子擁有父母 ~ 回應周一嶽
(2014年 6月7 日, 明報, 觀點版)
吳思源 ── 維護家庭價值不是對抗同性運動的工具
(2014年5月24日, 香港電台「香港家書」節目)
維護家庭基金總幹事溫南聲
13.6.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