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人口政策推動年輕夫婦生兒育女的建議》
政府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於二零一三五年十月二十四日發表了人口政策諮詢文件,並展開為期四個月的人口政策公眾參與活動。督導委員會在諮詢文件中按照三大範疇,即「現有人口、新來源人口、老齡化人口」建議了五個應對人口挑戰的政策方針,包括︰
(甲) 吸引更多人投入勞動市場,以增加勞動人口;
(乙) 改善教育及培訓,減少技術錯配,以提升勞動人口的質素;
(丙) 以更積極進取的策略及訂明目標吸納對象的方法,引入外地人才;在不損及本地工人利益的情況下,考慮更有效的輸入勞工機制;
(丁) 締造有利的環境讓年輕夫婦生兒育女;
(戊) 透過建立友待長者環境,推廣積極樂頤年,並促進銀髮市場的發展。
督導委員會在訂定人口政策目標之時,認為可持續的人口政策應要使香港的人口可持續地配合及推動香港作為亞洲國際都會的社會經濟發展,創造共融及有凝聚力的社會,使人盡其才,讓市民和家庭享有優質生活。督導委員會就如何處理人口挑戰持開放態度,但就當中三個公眾關注的議題,有清晰的立場:
(一) 不宜設立人口上限。近月社會上有些討論認為香港的人口太多,以及應限制自內地的新移民人士來港,這些說法無助解決問題,甚至可能有礙香港的社會經濟發展。香港的人口增長速度緩慢,過去10年間平均每年只有0.6%的增長,在往後的30年亦只會維持低增長,人口增長對補足勞動力、應對人口老化和維持經濟增長至為重要。督導委員會認同人口增長會為基建、房屋、公共服務和環境構成壓力。我們要眼的是透過規劃和投資早作準備,以提升我們的城市的容量和改善市民的生活質素,繼續做好人口推算的工作,協助部門做好相關工作。
(二) 不應改變單程證計劃。單程證計劃以家庭團聚為主要目標,有清晰的法理基礎。由一九九七年七月到二○一三年六月期間經單程證來港的784 000名人士中,有98%是與配偶或父母團聚,其餘2%包括子女團聚或是無依靠的兒童來港投靠親人。這些新來港人士都是香港人的家人,他們能一家團聚,對鞏固家庭、提升個人福祉,都十分重要。目前跨境婚姻佔本地註冊婚姻高達35%,我們有需要繼續實施單程證計劃。
(三) 不可視第二類兒童為解決人口挑戰的辦法。在「零配額政策」落實前在港出生的20萬第二類兒童正帶來一些短暫性的問題,我們須採取具彈性的措施作出應對。我們明白本地家長的憂慮和關注,並會與學界保持聯繫,確保居於香港的學生的需要得到照顧。
締造有利的環境讓年輕夫婦生兒育女
作為年青人,我特別關心,政府如何透過政策,締造有利的環境讓年輕夫婦生兒育女。
在家庭友善政策方面,政府可繼續努力向商界提供推行家庭友善政策的誘因。若商界願意推行家庭友善政策,提供彈性上班時間、待產假及照顧孩子的特別假期,政府可向有關機構提供獎勵性津貼,而有關津貼則須用於僱員的福利或家庭友善的政策上。這項建議,可提高商界推行家庭友善政策的原動力。當年輕夫婦有額外時間投放於家庭生活上,並有空間生兒育女。
而且,有穩定的居所,對年輕夫婦來說尤其重要。現時的公共房屋輪候制度,會優先讓有需要的長者及家庭編配房屋。對於年青夫婦,政府會認為他們的經濟能力較高,故政府會鼓勵他們申請居者有其屋,或投身私人樓宇市場。年青夫婦須負擔沉重的住屋及供養父母支出,這無疑將他們生兒育女的意欲,大大減低。其實,政府可考慮提供配額,透過入息審查,讓未能承擔購買居者有其屋的年輕夫婦,能以先租後買的方式,購買居者有其屋。他們可以租金作為房屋供款,有關房屋則不能以賣出。而政府則可作為他們擔保人,為他們承擔按揭風險,讓他們能穩定居所,鼓勵他們生兒育女。
當若他們能被鼓勵生兒育女的話,下一代的出生率便會提高,長遠來說,人口老化的問題便會可望解決。下一代的兒女,透過優質的教育及訓練後,便會成為活未來躍社會勞動人,推動香港長遠經濟發展。締造有利的環境,讓年輕夫婦生兒育女,對香港的未來發展,影響極大。
維護家庭基金訓練及發展主任 鄭子聰
3/12/2013
資料來源: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發表人口政策諮詢文件 (2013.11.15)。政府新聞網。
圖片來源:電影《初戀築夢101》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