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閱有關雙職家庭研究報告後的三點觀察
父職研究及培訓經理 招雋寧
2019年8月19日
上月有團體發表一個關注雙職家庭壓力的調查報告,揭露雙職父母之辛酸。
調查以方便抽樣的方式,用問卷訪問千多人,另外再與專家學者、社福機構和雙職父母進行訪談。他們注意到25至44歲的那群雙職父母,特別受著工作和家庭之間失衡(work-family imbalance)的煎熬,而且在照顧兒童上面對困境。
這群父母要承擔昂貴的住屋費用,育有年紀相對較少的孩子,亦不只有一名孩子。這階段的兒童的發展需要來自父母的陪伴,照顧需要接近全天候。同時,這些父母正值拼搏事業之年,又或者是收入低微的原因,工時很長。就那調查而言,超過一半受訪雙職父母的工時高於45小時,要兼顧到照顧家庭和努力工作之間的平衡,殊不簡單。
細心閱讀完這份80頁的研究報告,加上筆者在推動父親角色的工作所見,以下有其中三點個人觀察想提出與大家一起反思:
觀察一: 託兒資源稀少 114名幼兒爭一席位
其實香港對於有幼兒的雙職家庭的支援局限明顯。該報告提到正當其他國家提供全面託兒服務時,香港卻是114名幼兒等候一個名額,數字還未計算未受到資助的一群。
育兒的雙職使家庭陷入拉扯,但託兒市場的入場費用不菲,而且政府的福利亦未惠及大眾。這實在有很大的改善空間。要不是有條件聘請外傭,最後還是要請家中老人家代行接送,每天也託顧半日,不單苦了家人,有時為照顧管教添上婆媳落差,製造額外的家庭壓力。
觀察二: 雙職父母在親職上仍感充滿壓力
有經濟條件的雙職家庭,可以聘請家傭分擔照顧兒童和應付家庭事務的壓力。調查發現受訪者感到工時(59.9%)和工作壓力(47.4%)阻礙他們履行家庭責任。夫妻二人放工,經過一整日勞碌,回到家中都盡量假手於傭人。
筆者的朋友曾突然驚覺,年幼的兒女與傭工所建立的關係,比與自己的更加親密,繼而感到極之沮喪。這對筆者來說是當頭棒喝,你有聽過嗎,「愛是一個動詞,它是由時間和質量構成的」。夫妻可以外判家頭細務,但一定要把親職留給自己。把握時機與孩子相處,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
觀察三: 雙職爸爸有更重要的任務
該研究報告提到雙職家庭中,雙職媽媽感到平衡生活和工作更大困難(相比爸爸多6-7%)。既然夫妻二人都辛勤上班賺錢,雙職爸爸就要注意自己作為丈夫的角色,不要讓太太回到家中獨個兒操勞,為家庭建立兩性公平的氣氛。
父職研究大師羅斯.帕克認為孩子會從爸爸身上,認知到男人是如何待人接物、處理問題。孩子會看在眼內。當爸爸願意照顧太太,處理家事,兒子能在模彷中學懂照顧他人,又建立女兒對男性的印象。要辛苦爸爸了,因為有些孩子的事只有你做到。
家庭政策目標之一要撐起雙職家庭
筆者始終相信,家庭是每個兒童將來得以立足社會,發揮美善的基石。當市場分配失效,家庭靠自身力量只能勉強支撐,正是政府以福利補漏拾遺的時候。引用該報告之言,撐起雙職家庭的「得益的不只是個人和家庭,長遠來說社會整體也會受惠」。
參考:《香港雙職家庭精神健康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