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護家庭基金 Family Value Foundation of Hong Kong
  • 首頁
  • 2022-2025 三年發展策略
  • 關於我們
    • 願景、信念、抱負
    • 機構管治及董事會
    • 總幹事簡歷
    • 職員及合作伙伴
  • 基金關注議題
  • 國際家庭日 (5月15日)
  • 家庭研究彙集
  • 活動日誌
  • 捐款支持/聯絡我們
  • 年報下載
  • 私隱政策
  • English Version
Picture
維護家庭基金好爸爸中心再度感謝香港電台第五台「有你同行」節目,在2021年4月至6月,播出「我的另一半不是豬隊友 2021」 專題訪問系列 - 透過邀請四個家庭的丈夫,以及另外四個家庭的太太,在八集訪問中,分享在親職分工和孩子成長難題之下他們的家庭故事。究竟他們如何理解另一半在家中的角色和參與? 兩夫婦自仔女出生後的親職協作 (COPARENTING) 上有甚麼難題挑戰?  齊齊在2021年與香港的爸爸媽媽一起在母親節、父親節,鼓勵和感謝另一半在家庭中的付出。
 
由2021年4月13日起逢星期二下午直播,慶祝母親節、父親節,鼓勵全城爸爸媽媽為自己孩子加油。詳情如下:
 
節目:有你同行 (逢星期二)
頻道:香港電台第五台
時間:逢星期二下午4時半至5時半 (直播)
地點:九龍廣播道三十號香港電台
收聽直播

四位丈夫欣賞太太獨特的母親角色,預祝母親節快樂
​

4月13日 「青春期仔女的媽媽不易為」
受訪丈夫: 楊華仔先生 (一仔一女,中學階段)  (訪問聲音重溫/ 文字重溫) (經濟日報報導)
楊華仔 Dennis 感受到他太太 Kate 今時今日要做兩個青春期仔女的母親角色並不容易。Dennis 是一位註冊社工,他知道在女兒成長過程中,特別在她青春期成長階段,媽媽會有很多即使爸爸亦不易做到的特別任務。究竟 Dennis 在旁觀察中,媽媽陪伴在女兒成長的生活片段中,有甚麼很深刻的片段想與聽眾分享? 他和太太的親職協作 coparenting又如何進行呢?


Picture

4月20日「走入兒子世界: 媽媽不可能的任務」
受訪丈夫: 嚴錦棠 ( 阿棠) (兩名年幼仔女)  (訪問聲音重溫/ 文字重溫) (經濟日報報導)

嚴錦棠( 阿棠) 和太太 Priscilla 的小兒子在兩歲時,被評估患有中度自閉症,自此,他的家庭便多了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要好好扶助兒子的成長,加上阿棠明白自己是爸爸,對於男孩子的成長有很獨特的父職任務,故此他很努力學習如何幫助兒子。阿棠在教會的工作忙碌,仔女的照顧工作都有勞了太太的全心付出,故此他很想在訪問感謝太太一直的幫助。作為丈夫的阿棠,每天見到太太照顧一位中度自閉症的孩子,究竟這位媽媽的挑戰是甚麼呢? 他和太太的親職協作 coparenting 又是如何進行去陪伴一對仔女成長呢?
(努力試課程訓練中心全力支持)
Picture

4月27日 「四個女兒的媽媽不簡單」
受訪丈夫: 張嘉祺先生 Kenneth  (四名幼兒及小學階段的女兒)
 (訪問聲音重溫/ 文字重溫) (經濟日報報導) 
在香港,大部份家庭夫婦會計劃有一至兩名仔女。生三個已經非常少見,何況是生四個。張嘉祺 Kenneth 是一位註冊生命教練,深明父母角色在仔女生命成長中的重要。他有四名年幼女兒,所以更感受到自己和太太的責任重大。太太身為媽媽,Kenneth更欣賞她在照顧四位女兒成長中的無微不至。究竟媽媽如何照顧四位年幼的女兒呢? Kenneth 和太太的親職協作 coparenting 又是如何進行呢?
Picture

 
5月4日
 
受訪丈夫: 雷競業博士 (三位已長大的女兒) (訪問聲音重溫/ 文字重溫)
 (經濟日報報導)
雷競業是一位神學院的老師,人人稱他為小雷老師。他和太太 Janet 有三個已長大了的女兒。當年幼女被診斷患有自閉症及學習障礙。所以在她一直成長過程中,她比兩位姐姐需要更多的照顧和注意。在三姊妹成長生活中,加上太太,四位女性會令家中非常熱鬧,四母女的生活中亦有很多溫馨事。加上女孩子會多在情感上倚賴母親,所以小雷老師非常感謝太太多年來無微不至的母親角色。究竟在他口中描述的太太是如何細心照顧三個女兒的需要呢? 當年 Janet 是如何花心力在幼女身上呢? 夫婦之間的親職協作又有甚麼火花出現過?
​
Picture

四位太太欣賞丈夫獨特的父親角色,預祝父親節快樂
​

Picture
 5月25日
受訪太太: 汪苑姿女士 Meigi  (兩名準備進入青春期的兒子) 
(訪問聲音重溫/ 文字重溫)

汪苑姿 Meigi 家中有兩個好動的男孩子。每天她和丈夫 Ryan必須做足防火措施,要隨時戴上裝備,並準備隨時撲火。為甚麼她這樣說?因為她說她家中有一位很有主見的亞氏保加大兒子,以及另一位個性衝動的小兒子。Ryan 作為爸爸,面對兩個準備踏入青春期的兒子,Meigi 深感Ryan的爸爸角色非常重要。究竟在Meigi 眼中,她如何欣賞這位爸爸為兒子所做的事呢?兩夫婦的親職協作 coparenting 又是如何進行呢?  
​

Picture
6月1日
受訪太太: 馬舜潁女士 Michelle  (兩名年幼仔女) 
(訪問聲音重溫/ 文字重溫) (經濟日報報導)

馬舜潁女士Michelle和丈夫 Elvis 有兩位年幼仔女。作為雙職父母,Michelle 覺得夫妻的親職協作真的很重要。Michelle 亦非常欣賞丈夫作為爸爸的付出和努力。究竟 Michelle 眼中的丈夫是一個怎樣的爸爸? 此外,當丈夫反應太慢,但太太又急於處理每樣事情,樣樣都要快,夫妻之間關係可以點樣彼此遷就、加強維繫呢?而大家又點合作教養小朋友,讓爸爸的角色盡情發揮呢?

Picture
6月8日
受訪太太: 李愛華女士Esther  (一名年幼兒子) 
(訪問聲音重溫/ 文字重溫) (經濟日報報導) 

Esther 和丈夫 Martin 育有一名年幼兒子。她深知這一代的孩子在成長中將會與到很多挑戰。她肯定丈夫在兒子眼中是一位好爸爸,而她亦認為男孩子成長過程中,爸爸的角色和影響亦真的十分重要。另外當時結婚一年後,Esther確疹患有一種極罕有的疾病,以至這個隨時復發的疾病陪伴住他們一家三口過日子,她感謝丈夫因為她的病,為這個家、為孩子付出了更多。究竟從Esther 的觀察中,她如何評價她丈夫的爸爸角色呢? 她和丈夫又是怎樣去做親職協作、溝通,以至彼此的角色能夠配搭、發揮呢?  

Picture
6月15日 
受訪太太: 黃嘉琳 Korbut  (六名子女)  (訪問聲音重溫/ 文字重溫) (經濟日報報導)

Korbut 和丈夫 Joseph 育有六名仔女。夫婦分別來自六名和四名兄弟姊妹的家庭,故此兩人都知道多兄弟姊妹的快樂和幸福。但在今時今日香港生活,承起一家八口的擔子不輕。養不教、父之果,所以作為爸爸的Joseph,相信他的養家、管教仔女的壓力不少。太太 Korbut 眼中的 Joseph 究竟是如何擔起六個子女成長的爸爸角色呢?  兩夫婦的親職協作 coparenting 又是如何進行呢?

重溫以往的電台訪問項目 (在此)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
  • 首頁
  • 2022-2025 三年發展策略
  • 關於我們
    • 願景、信念、抱負
    • 機構管治及董事會
    • 總幹事簡歷
    • 職員及合作伙伴
  • 基金關注議題
  • 國際家庭日 (5月15日)
  • 家庭研究彙集
  • 活動日誌
  • 捐款支持/聯絡我們
  • 年報下載
  • 私隱政策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