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吾係好爸爸4」一書 (2021年中出版)
「吾係好爸爸」出版系列是維護家庭基金多年以來的青年項目,透過與本港青年學生協作,與他們交流家庭價值和父親角色,為各人未來對家庭的承擔打好基礎。「吾」是文言文,為「我」的意思,書名白話文解釋為「我是好爸爸」,代表支持城中每位年青爸爸,努力學習成為一個好爸爸。「吾係好爸爸4」於2021年出版,是我們同類刊物系列的第四冊。
這冊父職工具書以0-12歲仔女的爸爸和太太為主要讀者群,歡迎他們透過學校、教會及團體免費索取。這冊分享一個重要的訊息: 「父親的參與是仔女成長中獨特而且不易被別人取代的角色
」。工具書分為兩個主要內容部份,第一部份是透過整合研究知識和父職教育經驗,好爸爸中心列出七個「父親參與」的具體行動及例子,以鼓勵今天育有年幼子女的爸爸們加油,成為一位擔起父職的爸爸 - Be an Involved Dad。第二部份是四個真人訪問故事,道出四位在離異家庭中成長的成年人之心路歷程,讓他們的心聲激發起每位讀者心裡的關愛,立志願意與一群正在離異家庭中缺乏父親形象的孩子們一起同行,陪伴他們成長。
這出版是一群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同學的無償參與項目。他們在老師黃澤萍博士指導下,分成小組訪問四位來自機構「風雨同路人-基督教單親家庭事工」的服務使用者而完成。這幾位成年受訪人士由機構創辦人兼總幹事馮小珏女士推薦給同學採訪。此外,學生在合力撰寫今次出版的訪問故事內容之前,出席了馮小珏女士及維護家庭基金總幹事溫南聲先生的分享會,了解到更多有關在離異家庭下長大的成年人心路歷程,以及父親角色的獨特和重要性。此後,21位同學運用了從大學課堂學習到的採訪知識和寫作技巧,務求讓讀者感受到書中四位主角在缺乏父親參與的成長經歷下的體驗與挑戰。新書將計劃於2021年6月分別在兩間機構的多個研討場合中發布及推廣。我們衷心感謝第四冊四位受訪者無私的分享。
合作伙伴:
風雨同路人- 基督教單親家庭事工
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
風雨同路人創辦人兼總幹事馮小珏女士
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傳播系黃澤萍博士
更多關於「吾係好爸爸」系列第一至三冊的簡介 (在此)
更多其他青年項目的簡介 (在此)
(下圖: 早年第一次與香港浸會大學師生合作「吾係好爸爸」時合照)
「吾係好爸爸」出版系列是維護家庭基金多年以來的青年項目,透過與本港青年學生協作,與他們交流家庭價值和父親角色,為各人未來對家庭的承擔打好基礎。「吾」是文言文,為「我」的意思,書名白話文解釋為「我是好爸爸」,代表支持城中每位年青爸爸,努力學習成為一個好爸爸。「吾係好爸爸4」於2021年出版,是我們同類刊物系列的第四冊。
這冊父職工具書以0-12歲仔女的爸爸和太太為主要讀者群,歡迎他們透過學校、教會及團體免費索取。這冊分享一個重要的訊息: 「父親的參與是仔女成長中獨特而且不易被別人取代的角色
」。工具書分為兩個主要內容部份,第一部份是透過整合研究知識和父職教育經驗,好爸爸中心列出七個「父親參與」的具體行動及例子,以鼓勵今天育有年幼子女的爸爸們加油,成為一位擔起父職的爸爸 - Be an Involved Dad。第二部份是四個真人訪問故事,道出四位在離異家庭中成長的成年人之心路歷程,讓他們的心聲激發起每位讀者心裡的關愛,立志願意與一群正在離異家庭中缺乏父親形象的孩子們一起同行,陪伴他們成長。
這出版是一群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同學的無償參與項目。他們在老師黃澤萍博士指導下,分成小組訪問四位來自機構「風雨同路人-基督教單親家庭事工」的服務使用者而完成。這幾位成年受訪人士由機構創辦人兼總幹事馮小珏女士推薦給同學採訪。此外,學生在合力撰寫今次出版的訪問故事內容之前,出席了馮小珏女士及維護家庭基金總幹事溫南聲先生的分享會,了解到更多有關在離異家庭下長大的成年人心路歷程,以及父親角色的獨特和重要性。此後,21位同學運用了從大學課堂學習到的採訪知識和寫作技巧,務求讓讀者感受到書中四位主角在缺乏父親參與的成長經歷下的體驗與挑戰。新書將計劃於2021年6月分別在兩間機構的多個研討場合中發布及推廣。我們衷心感謝第四冊四位受訪者無私的分享。
合作伙伴:
風雨同路人- 基督教單親家庭事工
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
風雨同路人創辦人兼總幹事馮小珏女士
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傳播系黃澤萍博士
更多關於「吾係好爸爸」系列第一至三冊的簡介 (在此)
更多其他青年項目的簡介 (在此)
(下圖: 早年第一次與香港浸會大學師生合作「吾係好爸爸」時合照)